本文转自:人民网-安徽频道融凯配资
近日,池州市东至县与池州市贵池区、安庆市迎江区联合开展安徽安庆江豚省级自然保护区跨区域、跨部门巡护行动,共同巩固长江生态保护屏障,守护江豚栖息家园。
巡护现场,来自池州市林业局、安庆市林业局等部门及东至、贵池等五个管理站的近20名巡护员,利用望远镜、执法记录仪等设备,完成了一次跨越东至、贵池、迎江三地的联合巡护。
江豚在长江东至段嬉戏。安徽省农业农村厅供图
“巡逻时我们发现鱼比往年多得多了,有时还能看到江豚,真的很高兴!”看着望远镜中跃动的江豚身影,东至县长江协助巡护队胜利基地巡护点点长王贤朋语气中透露出欣慰。
安徽省长江环保协会会长胡师斌也证实了这一积极变化:“我们在东至吉阳矶一带观察到约十头江豚同时出现,实属罕见,说明这里已成为江豚种群的固定栖息地。”他还介绍,江豚孕期长达10-11个月,且父母长期陪伴幼豚;如果环境不好,江豚会立即迁走,能发现母子豚和家族群,正说明这里生态良好、鱼产丰富。
融凯配资
长江江豚在长江干线武安段6米水深航道整治工程V标段(东流水道)老虎滩生态涵养区水域嬉戏。长江华阳航道处供图
在长江东至段江豚数量增长的背后,是一张不断织密的长江生态保护网。据了解,东至县目前已构建“人防+技防”双线监管体系,设立1处瞭望设施、1处无人机机场(胜利镇江心村)和12处监控点位,并借助卫星遥感开展季度监测,累计核查点位47个,未发现破坏生态问题。
与此同时,东至县积极与贵池、安庆乃至江西九江等地建立联防联控机制,推动多方协作,全面提升保护效能。
安徽省长江环保协会成员在长江东至段救助搁浅江豚。安徽省长江环保协会供图
“我们积极与中国淡水渔业研究中心合作,已参与4次江豚救护行动。”东至县自然保护地管理中心江豚保护站站长洪根友介绍,“下一步,保护站将持续加强与社区、学校的联动,通过发放宣传材料、现场宣讲等方式,将保护江豚的声音传得更远。”据悉,截至目前,东至县江豚保护站累计发送宣传短信42万条、宣传手册1万余份。
近年来,东至县持续开展安徽安庆江豚省级自然保护区内水生态监测和豚类活动监测,推动长江生态环境持续改善。目前,长江干流东至段监测到的土著鱼类达63种,较禁捕初期增加28种,鱼类体重均值增长125.5%。
工作人员在监测长江江豚栖息地环境以及豚类活动。池州市林业局供图
技术赋能也在为江豚“让路”。2025年3月,长江航道部门在东至县东流水道完成10座新型碳纳米管改性防腐防污底层和面层涂料浮标示范应用,此举在长江干线尚属首次。
长江华阳航道处处长叶小心表示:“作为新型环保浮标涂料的首批试点单位,我们成功应用碳纳米管改性防腐防污涂层,有效避免重金属污染,保护江豚栖息环境。”今年以来,已多次在长江东流水道发现江豚家族及母子豚,这也进一步激发了大家保护江豚的主动性。
江豚在长江东至段畅游。安徽省长江环保协会供图
据近年科考结果显示,安徽安庆江豚省级自然保护区现有长江江豚192头,约占干流江豚总数的1/3,其中东至段超120头。它们悠然嬉游的身影融凯配资,不仅映照着长江的碧水,更成为东至一张闪亮的“生态名片”。(叶路 杨佳琦)
诚信双盈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